7 月 24 2013
这幅图和现在情况很像么。。。
本文共被喵星人侦察过10,297次。。。不得不说,周星星很有预见性吗,哈哈。。。
7 月 23 2013
豆瓣真的是神人辈出啊,看完这篇文章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但是对照原文似乎又看不出来什么问题。。。原谅我过了这么久才去看致青春,嘿嘿。。。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终于在热切的期待中上映了,作为一部由脍炙人口的小说改编而来的作品,作为赵薇导演的处女作(也是她的北影导演系研究生毕业作品,粗剪版前无古人地被打了99分的高分),作为一部在包括我母校在内的南京各大高校取景拍摄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太多的理由值得我们为它走进影院,共同缅怀我们逝去的青春。
奇怪的是,在看完影片后,我明显地感觉到,影片被硬生生地裁成了两截,前半段的校园生活有笑有泪,欢乐中夹带感伤。后半段对走出校园生活的描写却冷酷而残忍,无比压抑。这种剧情上的跌落感乍看起来是对青春已逝的最佳诠释,细细想来却有一股诡异的违和感。违和到让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逛了一夜的豆瓣,发现很多书迷在抱怨影片对原著情节的大幅度删改。看到这里,正在思考中的我恍然大悟: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借用了原著小说的部分人设和部分剧情,其内核已经基本和原著无关。实际上,《致青春》是一部以校园青春恋爱为外衣包裹着的,以“复仇”为主题的悬疑惊悚片!而操纵这一切的幕后主使者,即复仇者,经过我的推理和分析,就是你——黎维娟!
哦?不相信?请大家和我再看一遍影片,不过这一次,一定要仔细看,用心看。既不能被假象蒙蔽了双眼,也不能忽视了必要的细节。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阅读全文。。。
8 月 1 2012
what if 译稿:机器人启示录(Robot Apocalypse)
如果机器人启示录是真滴,人类还能存活多久?
—Rob Lombino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解释一下我的背景。
我绝对不是专家,但我在机器人学方面有点造诣。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米国宇航局做机器人相关的工作,我的本科毕业设计就做是关于机器人航海的课题。我十几岁的时候一直在参加第一机器人,机器人软件编程使他们在虚拟锦标赛中打仗,并致力于自制水下的遥控操作装置。而且我也看了不少机器人战争,机器人战役和机器人杀手大赛。
这段经历教会我的就是机器人革命会很快结束,因为机器人们都将发生故障,或被墙挡住。机器人们永远不能正常工作。
人们不能领会的是,当他们想象终结者那类型的机器人耀武扬威的大步跨过人类头骨堆成的山,那是有多难来保证踩在这么不坚固的山上时的步伐的稳定。大部分人都不能应付它,虽然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练习走路时不跌倒。
当然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但我们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假设我们目前机器背叛了我们,而不是典型的未来机器人启示录情节。 我们不管任何技术的进展——是因为我们当前所有的机器都是利用现有的技术重新改编程序来盲目地攻击我们。
这里有一些快照来说明一个实际的机器人启示录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在实验室的任何地方,实验性的机器人会从实验席忽然跳起并进入残杀模式,场景切换到门口,然后——一个巨大的碰撞——撞到门然后摔倒。
6 月 10 2012
创伤性死亡包括车祸、爆炸、坠楼、硬物击打等外力引起突发性损伤导致死亡的情况。你可曾设想过自己会遭遇头部中枪或者被汽车碾压吗?你无法想象,因为即使这种事发生了你也不知道。死于突发外力重击的人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至少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一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太慢,二是我们的认知建立在意识和经验基础上。
其实我们“生活在过去”。神经学家 David Eagleman 在他的著作中称,信号传输到大脑的速度相比电脑来说慢得难以想象(大概每秒1米左右),大脑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总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相对来说汽车的感应系统都要快得多。基于车祸的解剖学研究得知,人脑在碰撞发生的150-300毫秒后才有反应,有的神经学家认为这个时间是500毫秒。这听起来似乎不是很长,但是你要知道在发生车祸时撞击之后的15毫秒内汽车就已经吸收了很大的动能,在30毫秒时撞击的力量达到最大值,所以汽车的压力传感器的反应速度就很重要:在撞击发生的1毫秒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并在8.5毫秒时激活安全气囊,在17毫秒时气囊完全打开,在50毫秒时气囊开始回弹,在70毫秒时将乘客移动到汽车中部。这是碰撞测试的完整过程,如果靠人脑处理突发的碰撞并做出应对反应,在车祸发生时人类还没搞清楚情况已经挂掉了。
意识依赖于大脑。如果在事故中大脑受损,那么意识活动也会随之中止。根据 Eagleman 的研究,大脑皮层或丘脑受损往往会导致昏迷,但不是所有的脑损伤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如果只是小脑受损,大脑还能保持完整的意识活动。目前还不知道大脑的各个部分如何处理意识活动,在大脑多个部分受损时意识会退化。意识非常脆弱,头部遭受重击可能导致“系统重启”。如果大脑内的头骨破碎往往会造成致命后果,但它自身不能察觉到。
如果大脑中枪会怎样?有趣的是,相对应脑外伤来说,子弹会导致不同的情况发生。当头部中枪时,受害者没有做出反应的机会,子弹会快速的将脑组织撕裂,在大脑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在子弹穿过大脑之后,被破坏和拉伸的脑组织已经回到原来的位置,也就是说大脑可能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根据文档记录,1/3的人在头部被枪击仍然生还,虽然50%的幸存者活不过30天,而且那些侥幸能活下去的也面临着严重的认知障碍。大多数这类案例子弹没有穿过脑中线,而且射击的子弹比较小而且速度快,当位置恰到好处时,子弹快速的穿过头骨和大脑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伤害。至于那些快速掏空脑组织的严重脑损伤也不用担心,因为大脑会快速的把事故遗忘。
来自煎蛋
2 月 6 2012
刚刚在玩儿电脑的时候,毒霸突然给了一个弹窗,标题就吸引了我。。。本来我就不喜欢360这个软件,有了这则新闻之后更是不可能再用了。。。嘿嘿,现全文Copy如下:
摘要:据说360的手机卫士、浏览器里有一些代码有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360的云控制,你懂的。然后被苹果美国总部的人抓了个现行,迅速 把360的全部APP下架,要求马上整改。这种”诛九族”是APP Store平台最严重的处罚了。
昨天在做APP Store调研的时候有个惊人的发现,360旗下的APP全部,没错,是全部,被 苹果kill,下架了!
一、2号360 APP全部下架,已经4天多了!
呵呵,不完全统计,包括以下几款:360手机卫士、360口信、360浏览器HD、360电池医 生、360安全备份、360团购HD。
有图有真相:
从360官方网站的入口链接访问,iTunes提示:
在APP Store搜索“360”,结果:
在群里聊这个事,一同行说他们监控发现,其实从2号开始就没有360的数据了,也就是说360被下架是在2号,到现在已经有4天时间了。
二、到底是刷排名作弊还是隐私泄露问题?
苹果的审查规则一向很BT,但是4天时间一点消息都没有,嘿嘿,这里面大有文章啊。果然,问一位圈子的朋友,他告诉我,苹果APP Store隔段时间会集中打击一些侵权、山寨的APP (上周五反剽窃行动,集中清理山寨),这次360被kill,倒不是因为这个,最大的一个可能就 是360刷排行作弊。
呵呵,苹果一般每隔一段时间会调整一下排行算法,调整的同时也会清理一些作弊大户,看来360是被q1an9打出头鸟了。我还说怎么前一阵子360的数据冲得那么猛,之前他们家一直推的是越狱版,没有入驻APP Store,为了后来居上,啥手段都使出来了。这下好了,杯具啊,你以为 苹果的反作弊技术是盖的啊,呵呵。
不过还有一个说法,来自我在苹果中国公司这边的一哥们儿。他说360这事倒不是主要因为作弊,作弊一般就是数据清零,不会这么严重的处罚。据说360的手机卫士、浏览器里有一些代码有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360的云控制,你懂的。然后被苹果美国总部的人抓了个现行,迅速 把360的全部APP下架,要求马上整改。这种“诛九族”是APP Store平台最严重的处罚了。
呵呵,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一点都不稀奇。360在窃取用户隐私这个问题上,一直都没含糊过。前年就被抓住窃取用户隐私,google快照里都可以查到。去年它的手机卫士也曝出了Wifi 漏洞,在Wifi下面,手机里的数据可以被随意公开访问,神马艳照、短信的,全部泄露。不过360的公关确实强大,几次风波都没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次事件,我估计和360的“云服务”还有一些关系。360一直在强调“云服务”,可能某些后台模块在云端开启,这种情况初始审核是可以通过的(因为提交审核的时候没有作恶),但苹果一旦监控到,肯定会kill。
三、经验总结:哪些APP会被下架?
我在这里也给国内做APP的厂商提个醒,一般来说,如果你的APP是免费的,被下架可能有
几个原因:
1、有没有作弊的行为?呵呵。这个,你懂的。
2、软件内容有没有违反苹果的APP Store条款,自己去翻,挺严格的。我做APP的哥们都疯掉几次了。
3、是不是有些功能,审核的时候看不出来,但在某个特定时间那个功能被激活,而这个功能又是苹果反对的。(360的很可能是这个,跟云服务有关)
4、软件的截图、功能、说明是不是和实际有很大出入。
5、如果有iad,是不是让用户很容易点击。
Ok。坐等360的官方解释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和苹果玩阴的,人家没这么傻。360做了太多坏事,这次恐怕是栽了。
新闻来源:金山网络新闻中心。。。
http://www.ijinshan.com/news/20120206001.shtml
9 月 18 2011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索爱2011的新机器含义是什么,那么ok,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以ST15为首的st15i、sk17i为s系列机型,其含义是Small Screen 小屏机, 尺寸3寸屏,属于高端机型 以MT15为首的mt15i、mk16i为m系列机型,其含义是middle Screen 中屏机, 尺寸定位为4寸以下,这里是3.7寸 以LT15为首的LT15i(Arc)、Azusa、Akane则为large screen 大屏机,代号L或者A ,屏幕尺寸在4寸或以上 以R800为代表的R系列手机则是Recreation的简称,即娱乐 其中T则代表touch触摸(无键盘)、而k则代表Keyboard带键盘机型 以U1为首的U系列包含u1、u5、u5pro即U8则为symbian系统智能机,代号U、而并非机器系列名称 W自然仍然保持着walkman风格的音乐机,例如WT18和W8系列,则都为walkman系列,且T仍然是触控 ok,现在大家应该对索爱的智能机编号有一定了解了吧!
来自 索爱Fans团
9 月 10 2011
现在有了一些关于再下一个 Android 版本的官方资料,据“可信”来源称再下一个版本的 Android 实际上叫做“Jelly Bean”(果冻豆),它将是 Ice Cream Sandwich 之后下一个版本的名称。
Android 的(重要)版本一直都是食物名称命名的,比如Donut(1.6)、Eclair(2.1)、FroYo(2.2)、Honeycomb(3.0)、Ice Cream Sandwich(4.0 ?)等都是如此。
目前还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细节,另外 Google 现在连 Ice Cream Sandwich 都还没有发布,而且 Ice Cream Sandwich 的版本确切的说 Google 仍然还没有明确指出。不过据来源消息表明一些较大的“变化和转变”要等到 Jelly Bean 时才有而不是在 Ice Cream Sandwich 中出现。
在 Gingerbread 发布之前 Google 也曾说会有较大的变化,不过后来实际上对用户来说变化并不多,主要是从白色基调变成了黑色,Ice Cream Sandwich 会有大量的调整吗?或者说只是 Gingerbread 和 Honeycomb 的融合而在用户来说从外表是不太能感觉到的?一切我们都还只能去猜想。
目前我们还是不完全清楚是否将会像我们预期想的那样,不过曾表态它是 Gingerbread 和 Honeycomb 的桥梁,所以我们一直非常期待 Ice Cream Sandwich,当然我们也期待再下一个版本的 Jelly Bean。
by 谷安
9 月 10 2011
相信大家对最近发生在手术室里的一起特殊火灾事件非常关注,因为其发生地点与处理上的独特而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事实上,手术室是火灾高发区。在美国,每年发生550-650起手术室火灾,平均每天发生两起,每年都有致死致伤案例。
只要进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及患者都要面对和承担可能的火灾风险,虽然火灾可能和医疗行为没有直接关联。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包括:热源、燃料(易燃物)、助燃剂或氧气。而在手术室中:大量并逐渐增多的电子仪器设备、手术中使用的电刀、激光、热凝装置等都为高温热源;纱布、手术敷料、毛毯、一次性输液导管等塑料耗材、挥发性消毒剂等都是易燃物质;氧气与笑气为助燃剂。要素具备,绝对高危,就看是否防范与处置得当了。
由于手术室的特殊属性,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处置与普通火灾有很大差异。特殊之处如疏散困难、生命维持、专业性处理等。发生火灾时,消防专家往往会马上提及应遵循R.A.C.E原则(Rescue救治,Alarm报警,Confine限制,Evacuate疏散)进行处置。
但当火灾发生在手术室时,原则可能带来矛盾:例如按照“限制”原则,在手术室具体操作上要求迅速隔离封闭火灾区域,断电,关闭氧气、笑气、压缩空气总阀门,关闭层流装置等。但这会使全身麻醉状态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失去氧气供应,无电池储备的医疗设备断电后会直接涉及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通气、手术操作等关系生命维持的核心问题,通风设备关闭使手术室完全封闭导致患者处在大量烟尘中。这些措施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正在实施的各种手术则是另一个特殊问题。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创口开放甚至开胸、开颅。对于可以快速终止、闭合伤口的手术,相对容易处置并快速疏散。而对于正在实施抢救、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等特殊大手术,突发火灾时就让医护人员处于绝对的被动之中。面对这些特殊问题,消防专家、医疗专家均很难给出一个确切、完美的答案。
这时候,我们只能向权威的、具体的处置规范与指南看齐。2008年,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制定发布了《手术中火灾的预防与处理建议》,各个医疗机构往往以此为基准对已有的响应处置预案、规范指南进行修改与完善。
但制度有时也是双刃剑。首先制度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有效的落实,再好的制度执行上不到位就变成空谈;再有就是没有绝对正确、有效同时为所有人都能够接纳的制度与规范。比如,一旦火灾导致手术病人死亡,即使医护人员严格有序地按照规范进行了合理的处置,家属和舆论仍然不能接受最后的结果,甚至会出现道德讨伐与谩骂。发生事故,医疗机构当然责无旁贷,但即使他们制定并遵循了制度,又能怎样呢?
冷静的围观者、相关业内人士、希望灾难不要发生的人会思考我们做错了什么,以后该怎么做?
当然, 很多机构可能制定了全面的安全规范,但如果在落实执行和人员继续教育上投入不足,也就成了文件柜中的一些纸张而已。近年来,医疗行政部门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医院发展、提高工作量、科研基金申请、SCI文章发表数量、先进设备引进、信息化建设等体现“业绩”的“大事”上,而对于不能产生具体效益与指标性贡献的安全预警、医护人员保护、通报制度等往往被忽视甚至遗忘。当风险控制突破临界,严重的不良事件可能就会发生。
居安思危,对于灾难,是永远的真理。对手术室火灾,首先是预防,其次才是应急处置。在事故原因分析、评估与预防机制研究中,应用最多的分析方法是:RCA和FMEA法。RCA(Root Cause Analysis),根本原因分析,是通过对已发生不良事件的分析,找出系统上的弱点进行矫正,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的回顾性失误分析方法。而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失误模式与效应分析,则是前瞻性地在潜在疏失还未发生前就针对可能发生失误的流程进行侦测与评估,以防患于未然、避免错误的系统性手法。
对此次新闻事件,我们应先用RCA法进行客观回顾分析。扩展到更长远的层面,则是各级医疗机构应结合实际,应用FMEA法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前瞻性评估分析并进行可持续性制度建设与人员培训,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室火灾的发生率与处置失误。
来自 科学松鼠会
8 月 12 2013
我眼中的那条北极熊新闻
本文共被喵星人侦察过12,703次。。。(这张是我的学生帮我照的)
离开近极点地区已经有几天了,这下好了,互联网又来了。刚刚在百度上看了一下新闻,结果就遇到一张熟悉的照片被炒得很热,照片的主角是:一只死去的北极熊。这篇配图的新闻很简短,中译文的发表日期是8月8号,标题是“关注全球变暖:北极熊被饿死”(不同媒体转载略有不同),大体上是这么描述的:“近日,在北极圈挪威svalbard群岛,惊现一只瘦成“毛毯”的北极熊尸体,这只本该具有超强大捕食能力的巨型动物,在一场北上搜寻海豹的绝望之旅中活活饿死……专家认为在不远的将来,由于全球升温冰融加剧,北极熊无法再在海冰上猎捕食物,它们都将承受相似的命运。……北极熊的生命就是靠海冰进化而来的,它们要靠海冰捕食海豹,而海冰面积的锐减使得它们无处觅食,这就意味着北极熊溺水的可能性与同类相食率的上升,物种数量在普遍减少。”阅读全文。。。
By Lazy Cat • 震惊 0 • Tags: 真相